策驰影院
策驰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不够善良的我们,还是不够善良的世界?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4   浏览次数:104

最近几年,一向以偶像剧见长的台剧突然将视线转向40+女性,源源不断产出诸如《俗女养成记》、《华灯初上》、《我们与恶的距离》一系列爆款,写尽成长的、罪恶的、进取的女性困境。

▲《俗女养成记》,豆瓣9.3分治愈式女性成长剧,讲述的是即将满40岁却未婚失业的中年女性陈嘉玲,决定放弃在大城市自卷,回到从小长大的家乡寻找自己的故事。

▲《华灯初上》,一对好姐妹经营着一间日式酒店,两人彼此扶持,却也暗自较量,各自遇见的爱情,同时卷进一桩深不见底的刑事案件。

▲《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9.4分,讲述卷入无差别杀人事件发生后不同立场的参与者们之间的故事,以记者的视角切入,展示作为受害者、杀人犯家属、辩护律师等对同一个事件的观点,引申出对人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探讨。

在我们以为女性困境已经被塑造的淋漓尽致,写无可再写的时候,又横空出世《不够善良的我们》,把已婚和单身女性的生活开膛破肚给观众看,白玫瑰变成米饭粒,红玫瑰变成蚊子血。

乍一看俗套的东亚叙事,却意外获得豆瓣9分的高分和无数次的热搜,它到底为何又一次击中了我们?

一、人到中年的关键词:日复一日的千篇一律

故事开篇就是一位结婚十来年的主妇简庆芬的碎碎念,生活嘛,过得去,但是呢?又好像实在是很无聊,很像是《我可能不会爱你》的续集,结果一查编剧果然是同一个人。

▲徐誉庭,中国台湾戏剧导演、编剧、作家。2011年,担任连续剧《我可能不会爱你》的编剧,凭借该剧获得了第47届电视金钟奖戏剧节目编剧奖;2018年11月2日,与许智彦联合执导的电影《谁先爱上他的》在中国台湾上映,该片获得了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

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多年后程又青熬成简庆芬的故事。

▲《我可能不会爱你》里的程又青,30岁的“大龄剩女”,事业成功却经历着各种各样不靠谱的亲密关系,兜兜转转却发现“永远的好朋友”李大仁才是那个对的人。

▲《不够善良的我们》中的简庆芬,是10年后嫁给了李大仁的程又青,经历了结婚、生子,不再谈论爱情,生活里只有数不清的责任,做别人的老婆,妈妈,女儿,媳妇,员工,一个好人,在婚姻生活的日复一日中找不到自己。

她被囚困在婚姻多年,等孩子稍大,有了一点点自已的时间,又到了困惑的年纪。“没有很快乐的感觉”“不知道还可以追求什么”……

每天都有做不尽的家务,无法回避的琐碎、还有晚归的丈夫、需要照顾的小孩、被刻意放大才有的幸福瞬间……都是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别名。

在这苦闷里,为了摆脱人到中年的尽头感和失重感,主妇简庆芬决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一个“我要过的比她好”的假想敌。

看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东亚人真是把目标写进基因里的族群,从小接受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终其一生都在骨子里隐隐作祟,当没有目标的时候,找一个假想敌就成了最佳目标,因为你一旦有了这么一个假想敌,你的人生就有了重量,有了假想敌,当然会痛苦,但当你努力战胜假想敌之后,你不是会非常快乐么?

为了追求快乐,人类都变成了什么样啊……

二、主妇和单身女郎的困境

好的,终于,生活无聊的主妇简庆芬选中了曾经的情敌Rebecca,这个一直没有结婚,和小自己十岁,在手上刺青的不羁女孩。

简庆芬与Rebecca原来曾是同事,两人多年前同在一家公司,同月同日出生,关健服装品位也很相似,相似到经常撞衫。

就这样,简庆芬和Rebecca似乎真的拥有了某种冥冥中不可知的缘分,她们像一枚硬币的A面和B面,E人和i人的典型代表,一个热情开朗,一个内向安静,简庆芬e到一进公司就和自己的上司、Rebecca的当时男友何瑞之处成盟友,并且积极利用各种时机将何瑞之变成自己后来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

不过费尽心力争取到的生活,最终还是沦为平凡的日夜。

在儿子早睡,老公晚归的夜晚,在幻想通过假想敌找到快乐的夜晚,简庆芬通过社交网站无意中 window shopping到假想敌Rebecca过着精彩不设限的人生,纹身、小10岁的男朋友、夜夜笙歌、每天都有惊喜以及拥有一千八百万……

而与Rebecca的精采高潮生活相比,简庆芬的婚姻生活就简单太无聊了,刻入简庆芬骨髓里的不是渴望与爱人的拥抱,而是家务琐事中的那些规则,比如刚洗过的床单太珍贵了,不能弄脏,洗之后烘干再晒太阳会睡得比较舒服,以及如果不关门,清晨婆婆就会从天而降,让你们没办法做一个临时起兴的完整的爱。

那么,Rebecca就真的过着精采万分的单身女郎的生活么?

也是,也不是。

生活的表象是,但生活里内里又不是。

Rebecca这边,社交网站粉刷下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不过是某种粉饰过的太平,因为无论你嘴里说得多洒脱,生活的实际与繁琐总是迎面而来。

刚续约的房子被房东毁约、心情郁闷却不能抱怨、每天忙到凌晨却不能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退休,因为根本攒不够两千万。

▲闺蜜追问她可否赚够了两千万(台币2000万相当于460万人民币),因为要支撑三十年的退休生活。

单身女郎的体面和自由后面,就是要趁年轻时拼命工作存钱;

单身女郎的体面和自由后面,就是不能随便生病,不能去旅行,不能包婚丧红包,以及不能过度投资自己。

单身女郎体面和自由后面,就是没有小孩可以指望,因为人会老,钱会贬。

这一记关于东亚恐惧的炸弹,不仅扔到了Rebecca的心上,也扔到了每个观众的心上。人到四十得到的人生真理是,你不是太有时间去想喜欢做的事,因为你必须未雨绸缪即将来到的孤单的晚年生活。

原来生活就是这样讽刺,主妇简庆芬千辛万苦选中的假想敌,一个她摩拳擦掌准备超越的目标,一个誓要过得比她好才能消除自己日复一日的庸常感的人,原来不过是同事眼中一个需要可怜的对象,一个独自去餐厅吃饭会被歧视的负面教材。

这也是这部电视剧最让人心动的地方,它通过两个女性的真实生活,无数的细节,传达出来的命运感太真实,那就是不管是已婚couple,还是挣扎多年的单身,每个人都好像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过上狼狈不堪,一地鸡毛的生活。

三、简庆芬的主体性和Rebecca的客体感

电视剧大结局时#Rebecca 结局#上了热搜,编剧给她安排一个非常台偶的ending——癌症去世,多少意难平。

先来说说人们心中的大美人Rebecca。

不知道导演和编剧是否有意为之,Rebecca身上有着非常浓厚的受害者气息,无论在恋爱中,或者是单身生活里,一个已经经济足够独立的中年女性,却仍然受困于年轻女性还在经历的男性社会的不友好的凝视。

她营造精彩快乐的社交网站形象不是真正的她,她还会为别人说她是负面教材而失落、在餐厅被赶出来后用的辩护词也是不投机不取巧,凭实力忙碌到没有朋友这种符合社会期待的好孩子话语。

房间里的衣架好像她人生的隐喻,坏掉的时候给她一击,修衣架弄伤手时给她一击,才修好又坏掉时又是一击。

她没办法直视被抢走的爱人,从被背叛中学会的唯一道理是不要将属于自己的东西拱手让人而非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会让它随风而逝。也没办法光明正大在社交网站成为简庆芬的好友,简庆芬已经点赞了她。

甚至在被求婚时还要打电话给讨厌自己的何妈妈求证:可不可以嫁给何瑞之。

她像无法左右方向的风滚草,风的方向就是她的方向。

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自我客体化的定义,自我客体化的人会将自己视为外界观察和评价的对象,自己是被审视的而非一个有话语权和有能力的主体。

周围的人都在审判Rebecca,她自己也在审判自己,就连观众也在暗暗等待有个人把她从摇摇欲坠的生活里解救。

在40岁的年纪会为了同事一句老了怎么办就放弃想买的衣服,会在说服四维不要辞职时因为听到一句不想变成Rebecca而心烦意乱、没办法在会议室里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何妈妈不同意就放弃何瑞之……

很多女孩都能在Rebecca身上找到自已,她是典型的高敏感型人格,非常的不自信,非常多的内耗,非常的没有安全感,她的内心每天都在经历惊涛骇浪,以及完全没有能力找回属于自己的主体性。

其实和Rebecca相比,简庆芬的主体意识显然强烈得多。

简单地说,Rebecca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简庆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虽然她的这种想要,也完全是在男性社会的规训之下的“想要”。

她是我们社会里常见的那种被规训得颇识眉眼高低的女孩子,非常有眼力劲,非常有行动力,也非常知道怎么去争取,看到长得帅又有潜力的男孩子,如果喜欢就主动去追求,完全不管对方是不是单身,可以有能力讨好任何想要讨好的人,比如婆婆,但也有能力反击任何想要反击的人,婆婆对她的攻击是明的,她对婆婆的攻击是暗的,绝对话中有骨,而且她一点也不怕,因为她知道自己年轻。

比如她一旦感受到生活的平庸就去寻找竞争对手。

▲我们在简庆芬与婆婆的相处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男性社会规训后的女性习惯于挑动女性之间的嫉 妒,明明是婆婆讨厌Rebecca,但是为了打击媳妇,婚后还经常习惯性地说起她的好,但媳妇简庆芬也不含糊,会在被婆婆嫌弃时用远香近臭来还击。

简庆芬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她非常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哪些安身立命的东西不能放手,老公何瑞之升职成副总的当天提议让她辞职,她严词拒绝,她说不想被困在屋子里日复一日。

如果要辞职也是因为她想辞。

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处境,也知道什么方法对自己最有效,也会毫不犹豫选择这种方法。

客观地说,当她出现在Rebecca的生活里时,Rebecca第一秒钟就输了,因为她完全不是简庆芬的对手,她就是一只涂着烟熏妆的小白兔啊,而简庆芬则完不一样,她判断力奇准,行动力强悍,内耗极低,而且包装在男性社会最讨好的可爱无辜的小白兔外表下发起不着痕迹的冲击,涂着烟熏妆的真白兔当然必败无疑。

四、矛盾和暧昧的女性意识

《不够善良的我们》播出时,社交网站上看到最多的宣传词是:不要过度美化我们没有选择的路。

两个女生阴差阳错喜欢上了同一个男生,后来者居上,多年后却都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简庆芬假设的是如果当初没有嫁给何瑞之,也许不会陷入日复一日的千篇一律中,仍然可以过着潇洒的单身女郎生活;而Rebecca则假设如果当初勇敢一点不放手,也不至于人到中年还要流浪。

结局是两个人和解,成为好朋友,直到Rebecca癌症去世,一切尘埃落定。

当然是值得歌颂的女性友谊,整部剧也没有打小三、道德谴责、又哭又闹的狗血情节,非常克制的成年人笔触,让这部剧的格调更上一层楼,期待内娱剧也能有这么一天。

当然,女性剧一定不会离开女性意识的讨论,这部剧的女性意识是否已经有足够next level的女性意识?并不尽然。

比如何妈妈车祸住院这场戏,简庆芬事无巨细,而Rebecca却连何妈妈不喜欢吃鱼这种细节都记不住。

三个人同时在场的画面,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当然也是因为这场戏处理的足够克制,没有白眼翻飞和暗自较劲,最大程度的打消了狗血的感觉,所以很多观众会忽视掉这场戏最关键的作用:即简庆芬俘获何瑞之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在何妈妈面前刷到了好感,而这种好感是通过贬低Rebecca得来的。

我们也不能忽视,尽管有出轨作为报复、有和解作为结局,可本质上还是两个女人抢男人的故事。

我们更不能忽视,这部剧中对女性处境的塑造也过于刻板和扁平。

已婚女性的无聊、单身女性的狼狈、挑剔的婆婆、劝老婆回归家庭的老公、刁难女下属的女上司、将出轨美化为知己的男上司,和几乎要被“知己”一词打动的女下属。

上司对Rebecca说她不是一个合格的情妇但是知己时,马上想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李国华强奸了房思琪还要用委屈的口吻说,都是你的错,因为你太美了。明明PUA了别人却觉得委屈,原来是男人们最会的手段。

还有,女性为了上位可能要付出离婚的代价却依然失败。

而男性在上位后却仍要耿耿于怀于薪水不够高以及可能会有被迫退休的风险。

还是那句话,他们得到了利益却依然觉得委屈。

是我们不够善良么?还是这个世界不够善良?

主妇简庆芬在生活陷入无望时,首先想到的竞争对象是同样身为女性的Rebecca,可她自己也说过自己也想要尝尝等下班的快乐,也想证明的自己不是谁的女儿、谁的妻子、谁的妈妈,她想成为自己。

她向往的生活正是何瑞之已经拥有的,她的目标应该是何瑞之才对,为什么是Rebecca?

整个故事虽然都在讲女性,但是有掌控权的男性的影子却无处不在。为了得到男人的爱、得到男人的保护、得到男人的关注,甚至在得了癌症时还要问男人会不会继续爱自己。

男人,仍在整个宇宙的中心。

五、尾声:愿我们始终能看得见自己

《我的天才女友》里有一段关于莱农和尼诺相处的描述,非常直白的写出了女性为了迎合男性的凝视而进行的矮化。

▲《我的天才女友》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以极其犀利的女性视角讲述了那不勒斯破败郊区里两个女孩间长达50年的友谊和战争。在她之前从未有人将女性之间的关系描述的如此真实、尖锐、令人着迷又令人不适。作者叙事能力之高超、对人物心理剖析之精妙,让这部小说甫一面世就引起巨大轰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费兰特热”。图为由HBO改编的《我的天才女友》电视剧剧照。

“我不知道,我对于那些话题没有什么兴趣,对于他提出的那些真实的人和事件也没有激情。那不是因为教养,也不是因为习惯,我只是像往常一样,不想丢脸而已。然而,那是很好的时光,这是可以肯定的,我感觉那就像在学期末时看到成绩单,我看到了“通过”的心情。但我很快明白,这和我早年和莉拉之间的交谈没办法相比,和莉拉的交谈会点燃我的头脑,在和莉拉交谈时,我们会抢着说话,会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就像暴风雨一样激动人心。

和尼诺在一起情况完全不一样。我感觉到我应该小心一点,我要说他期望我说的话,我不但要掩盖我的无知,而且要回避那些我知道但他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在讨论女性意识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问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意识到他者的目光使我们处于权力地位的低端?包括简庆芬想要何瑞之爱她,包括Rebecca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知己”。

在男性社会的规训与凝视里,我们如何完成真正属于女性自己的主体性。最基本的就是什么叫幸福?什么叫快乐?怎么定义幸福?怎么定义快乐?为什么主妇就是无聊,单身女郎就是漂泊……这种无意识的集体潜意是如何深深地改变了女性的认知,也许世界需要另外一种话语体系和故事体系来定义,而这个定义,注定需要我们女性自己来完成。

无论是单身女郎还是主妇,当我们不被身份所定义,在每一种境遇里都活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时,我们才会不困在由男性定义的痛苦与快乐里,而这时,也许,这个世界才会真的善良一点。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