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影院
策驰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映前被打一星的《小小的我》,为何依然能领跑?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5   浏览次数:6


1905电影网专稿 电影《小小的我》票房破6亿,后劲不容小觑。影片的预售成绩依旧稳定输出,成为2025年开年市场里的主力军之一。


口碑同样有着不错的成绩,影片此前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拿下观众奖。映后,影片至今稳居豆瓣7.2分,位列档期中的口碑第一梯队。


目前,各平台对其最终票房预测均在7亿之上。这一成绩对于《小小的我》而言,符合了大家前期对其的预期。


只是相较于常规的宣传发行来看,《小小的我》显得有些异类——明明前期在海外进行了放映,但在映前宣传时,都刻意将易烊千玺饰演的刘春和“藏”起来。其他演员几乎也少有出来通告采访,更是没有进行首映礼活动,后期也仅做了4场路演活动。



与此同时,影片对这类题材的关注和刻画,也引起了影片未映就出现网友的“一星”评论,深陷舆论争议。


事实上,复盘影片的整体宣传,它都刻意在“去娱乐”,映后更深挖影片话题,从“苔花公约”到改用“五慢症”称呼 “脑瘫患者”,将片中“写就是结果”的行为投射到现实之中。


《小小的我》不走寻常路的宣传模式,到底切中了当今观众的什么观影情绪呢?


《小小的我》的直观受众


在2024年的电影市场报告里,电影《小小的我》的女性观众占据是在全年电影的前列。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该片在映前里,想看人数中女性占比高达80.43,其中主要受众在20-24岁,即00后。



与此同时,根据购票历史统计,该片想看人数多数曾购买过《满江红》《送你一朵小红花》《消失的她》《长津湖》《孤注一掷》等影片。


不管是从影片的性别占比,以及过往购票历史来看,影片前期的主要关注均来自影片主演,易烊千玺。



诚然,就这位青年演员的市场号召力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但影片宣传中反而把演员“藏”在角色背后。


影片上映前期的两张海报,都是以角色的局部(手部写字)和远景(阶梯上的背影)为主体,强化刘春和的同时,弱化易烊千玺的存在。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了电影映前的所有物料,期间还包括了动态展现角色的视频内容,刘春和也仅有局部和特写出现。



这让所有人都会好奇,易烊千玺饰演的刘春和到底如何?


自东京国际电影节开始,影片前期的媒体话题中,均未绕过大众对这位演员对角色塑造的能力的讨论,即便东京国际电影节映后,讨论内容均落在这一话题上。


这一疑问则为电影宣传带来了双刃剑,一方面是外界会更加关注刘春和这个角色本身,另一方面则会有更多审视的眼光去看待这位演员的表现。



除了主流物料方面,短视频物料同样有别于其他影片的模式。


通常短视频都会尽可能用猎奇的画面和片段去吸引观众入场,但近几年这类内容依然成为流水线产物,有固定的剪辑逻辑,甚至有特定的音乐,近乎成了一套公式化教程。但《小小的我》的社交账号则完全不同,内容以最传统方式介绍影片,看似是《小小的我》账号,更像是刘春和的个人账号,讲述刘春和的日常,介绍刘春和这个人和大家认识。



为此,《小小的我》在前期都未展现刘春和的正面,直到电影正式上映的时候,才发出一支视频——在大家呼喊着“刘春和”之后,他从人群中缓缓转身。这一模式和此前《热辣滚烫》贾玲瘦身的方式一致,都是把演员极具反差变化的一面留给了大银幕。



可见,电影《小小的我》在映前试图埋下两个关键点——


一是弱化易烊千玺,强化刘春和,回归电影本体;


二是突出刘春和人设问题,强化影片公益属性。


演员价值和电影的互动


过去曾有过因一些其他粉丝不当行为,导致路人观众对影片持有色滤镜的情况出现。因此,面对超人气演员的加盟,宣传方必要维持平衡“影片-演员-粉丝”关系。


而易烊千玺的粉丝则在《小小的我》宣传中,起到了很好引导关系。


我们能看到影片的想看指数主要维持在粉丝群体,而后期观影人群中,女性观众依旧高于其他影片,高达64.43%,主要受众仍是20-24岁左右,但其中20岁以下的观众是仅次于前者的核心受众。



而且《小小的我》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在观影群体中,多人观影(超过2人)TGI较大盘更有优势。通常电影,一般稳定在双人观影模式里,只有《帕丁顿熊3》这类亲子动画在多人观影方面会更为显著。这一现象能看到,演员的粉丝群体结伴观影,或是家庭题材带动家庭观影比例明显。



除此之外,电影《小小的我》在预售方面表现得非常强劲,甚至不少锁定了部分周末的预售。


人气演员粉丝在购票方面,都非常有自己的节奏,也极其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发行模式。用一切合理合规的方式,为影片获得更多的场次和预售,拉动影片的排片。尤其是经过多部影片的“千纸鹤”(易烊千玺粉丝名称),对这些更有自己的思路。



电影《小小的我》从正式定档到上映,宣传期并不长,更何况是一部占据重要档期的影片。粉丝则是用尽方法,更是粉丝团直播讨论《小小的我》该怎么做宣发,当天甚至吸引不少业内人士围观。


可见,粉丝的有效宣发确实有助于电影的市场表现。



除了易烊千玺的演员价值之外,影片中另一位演员则同样被“藏”了起来。


在影片中饰演雅雅的周雨彤仅参与了东京国际电影节这一线下活动,路演或是其他通告,近乎是隐身。但这种隐身同样有迹可循。


一方面,演员前期因在综艺节目上的表现被“狙”,引发舆论;另一方面则是影片中角色本身的争议性,更容易引起舆情。相反,后期这种隐身的模式既能保护演员,同时让观众回归到影片角色的讨论。



诚然,影片上映不久,“雅雅”一角引发了绝对的舆论讨论,不少人认为这个角色没有意义,更有人直接定义“擦边”。


但事实上,正如影片前期所关注的,以及影片拍摄的视角,都是以一种平视的姿态去看待这群少数群体,展现他们和平常人无差的生活方式。正如刘春和在电影里的回应,“不过还是谢谢你问我这个问题,在大部分人眼里,我们这类人只有吃喝拉撒的需求。”



只是如果这一角色,或因为演员戏外的形象,或因为角色设定,而被质疑,恰恰迎合了电影这句台词吧,这一群体需要被正视。


超出电影的后续


《小小的我》作为一部关注脑瘫患者,即五慢症的影片,它不同于其他商业电影的娱乐话题,而是更强于对残障人士的关注。


在电影里,刘春和在公交上被歧视之后,他回家选择了投诉。外婆告诉他这样做不会有结果的,但他只是说,“写就是结果。”



电影《小小的我》则是将这句话一直践行到底。


而话题演员的参与,或多或少会让影片的舆论话题有所放大——譬如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少数群体的消费,又或是演员为了冲奖。在《小小的我》身上更加明显,影片仅于东京进行了首映之后,国内并未进行任何公开放映之前,豆瓣在12月27日13点上片前,出现了清一色的一星评价。



正如上文提及的,粉丝群体对影片质量和内容导向的认可,并没有让这一现象向负面舆论发展,而是配合片方将影片走向更正面的发展轨道。


相较于其他影片的票房战报,《小小的我》则更突出了观影人次,试图用这一数字弱化商业属性,强化影片的公益性。



片方映前官宣影片制式时,特别强调了“至爱电影平台”。


影片试图通过这一渠道真正打通全民观众的模式。“至爱电影平台”不用特别场次,只需影院安全了无障碍观影的无线耳机及发射装置,视障人士就能通过使用加入解说声道的无线耳机,与其他观众共同欣赏电影。这个成立于2019年年底的公益组字“至爱电影平台”,暂未被广泛普及。



过去虽有不少影片在上映时同步推出相应版本,但都鲜为作为主流话题被宣传。《小小的我》则在宣传中作出了突出。



不仅如此,电影在上映后发起了两件较大的社会倡议。


第一件是发起了《苔花公约》。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片方联合社会各界自发组织、起草了文明公约,表达了对无障碍事业发展的支持,希望通过这朵小小的苔花,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这一行为得到了不少企业和线下店面的呼应,张贴标识。


我们可以把这一行为视为宣传中的事件策划,但和过往其他电影的事件策划不同的是,该《苔花公约》将长时间在社会层面沿用,并试图影响一类群体。



除此之外,片方联动新华社发出倡议,改用“五慢症患者”来称呼“脑瘫患者”,用更科学的话术,让大众正视该群体的现状,“你们只是慢一点,和大家没有什么不同。”



这些电影之外的事件,早已超出了宣传所覆盖的范畴。从目前来看,它并不一定能转化票房,但它真正发挥了电影的力量,用作品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些倡议未来会推行多久,我们都并不敢断言。但至少,做就是结果。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