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影院
策驰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白玉兰们,问题出在哪里?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5   浏览次数:3

昨天白玉兰颁奖,这一届从入围名单公布起就深陷风波的白玉兰终于结束。

图片

我对颁奖结果的感受,昨晚就在微博上发过了。

图片

而接下来这篇,其实是想借着这史无前例“热热闹闹”的白玉兰,好好聊聊内娱影视奖项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剧集领域。

上一次正经聊内娱影视奖项还是四年前,四年过去了,内娱奖项有什么变化和进步吗?为什么至今所有奖项的专业性仍屡屡被质疑?那些质疑,有道理吗?

1

严重滞后,毫无引领

四年前,我们聊过内娱奖项的最大问题,在于毫无引领性。

这一问题四年后得到改善了吗?

这一届12集短篇幅网络剧《漫长的季节》入围多个奖项,辛爽实至名归地拿下了最佳导演,确实是这几年全面保守化的白玉兰罕见的进步了。

但如今已经是2024年了。

2017年12集的纯网剧《无证之罪》就以“电影品质”横空出世。

图片

2020年,12集的纯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火出圈,帮爱奇艺迷雾剧场打开局面。

图片

2023年1月,12集的纯网剧《平原上的摩西》以接近艺术电影的呈现,继续拓宽着剧集领域的表达方式。

到2023年5月《漫长的季节》以罕见的品质出圈,精品短剧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第七个年头了,期间口碑佳的不止上述列举。

图片

可是白玉兰呢?2022年它才开放了纯网剧报名的口子,此前只有按电视剧备案的网剧,才能获得报名资格(《庆余年1》就得益于此)。

而要到去年2023年,才有12集短篇幅的电视剧真正入围——《我在他乡挺好的》。

在网剧已经彻底成为剧集领域主流时才开始关注网剧,在短篇幅剧已精品作无数才做出接纳姿态,说一句强滞后,不为过吧?

这是奖项在剧集“形式“上的滞后,这种滞后当然也会影响创作者的开拓与探索。

撂开辛爽不说,今年以《繁城之下》拿下最佳男配的宁理,《繁城》的出演在他个人水平里其实并不靠前,他最好也最石破天惊的表演,明明出现在2017年的《无证之罪》李丰田。

是真胜出还是平衡+补偿?

行业无法给这些惊艳以及时的表彰,是创作者之憾,更是行业与奖项之耻。

滞后更体现在题材上。

在女性观众对女性表达愈发在意的今天,白玉兰入围剧集有对这一诉求的明确呼应吗?

没有,刻薄点说,往前数几年,入围名单里有多少女主向或女性群像,要看这一年孙俪有没有剧播出,看新丽有没有改编亦舒,看柠萌有没有拍女性群像。

图片

图片

好在真正探讨争议女性话题的《不完美受害人》今年拿下了视后+最佳原创剧本,算是前进了一小步。

女性题材如此,其他更小众、更先锋的表达就更无影无踪了。

也许你会说,这也是当下剧集市场的现状嘛,真正的女性表达和更具当下性的题材就是比例小,那入围名单也可以看成是忠实反映了这一点现状。

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引领性”吗?你一个专业奖项,只能马马虎虎反映市场现状——且存在严重滞后性——而不去对市场、产业和专业做任何引领吗?

还记得《穿PRADA的女王》里米兰达对自己专业的骄傲吗?时尚是怎样从最顶尖的设计师手中诞生,然后带动产业再带动市场,最后成为大众流行。

图片

影视行业这些自诩专业的专业人士呢?你们这些“专业”奖项,到底是诞生时尚的秀场,还是被动接受的大卖场?

2

偶像?粉丝?流量?

这一届白玉兰如此出圈,要感谢王一博粉丝持续月余的大撕特撕。

这场闹剧固然让人倍感荒谬,但能闹这么大,从平台到片方,从白玉兰主办方到具体评委,诸位对流量、流量粉丝、流量经济的态度,也颇令人玩味。

平台和片方自不必说,在剧集筹备、拍摄与播出期间,基于巨大的热度诱惑与实打实的利益,跪舔流量与流量粉丝已经是常规操作了。从多年前“他微博粉丝1700万我就决定选他”,到如今的大导和前辈疯狂夸流量演技,我们已见怪不怪。

但正如《追风者》这一场粉丝大闹,与此前撕番不成就举报剧集、偶像待遇不合意就撕天撕地、用尺子丈量物料占比、用秒表掐偶像出场时间等所有荒谬操作一样,都明明白白告诉平台与片方:跪舔一旦开始,就很难叫停,粉丝的欲壑难填,很大程度是行业纵容所致。

那奖项主办方呢?主办方对于偶像剧、偶像演员、粉丝与流量经济这一切态度如何呢?

仍以白玉兰为例。

早年间,白玉兰在专业评审奖项外也搞过票选,类似于金鹰奖后来的操作,这种票选模式当然不新鲜,从纸媒时代的观众剪下纸媒上的选票填写寄回,到网络时代的线上投选,改变的只是模式,本质都是“观众选择”。

白玉兰的票选模块是从2009年起增设,在没有粉丝组织投票的年代,票选的各类奖项很多与专业奖项重合。

图片

但内娱进入偶像时代后,粉丝的威力逐渐显露,《仙剑3》拿过这个票选的“最具网络精神电视剧”,杨幂凭借《宫》拿过票选最具实力女演员,刘诗诗、吴奇隆也凭借《步步惊心》拿过票选最佳男女演员。

图片

图片

但这样的设置肯定会迎来有组织的粉丝投票,最后令奖项成为粉丝大战。到2015年第21届,白玉兰就不再保留这类票选奖项,回归到以评委评选为唯一标准的专业奖项上。

但这一年也几乎可以被看成是内娱的流量元年,以数据为核心评判标准的流量时代开始拉开序幕,粉丝经济也逐渐成型中。

2016年,《花千骨》入围最佳电视剧,主演赵丽颖入围最佳女主。如果说同届的《琅琊榜》、此后的《知否》,其入围还可以算踩在偶像剧与正剧的暧昧地带上,《花千骨》的入围,毫无疑问就是奖项对当年大热偶像剧的积极态度。

图片

但这种积极又迅速消失无踪,此后的2017至2022年六年间,再无一部纯粹的偶像剧入围。而这恰恰又是内娱偶像剧井喷的六年,如果以《花千骨》的质量为衡量标准,没有一部入围显然是主办方倾向发生变化——白玉兰在那几年间,越来越靠近主旋律,差点把自己搞成小飞天。

而今年杨紫靠《长相思》的入围又打破了这几年的偶像剧空白,我们也很难推测接下来主办方会把缰绳拉到何方。

图片

盘完这十五六年的态度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在时代与行业的大变化下,包括白玉兰在内的绝大多数影视类奖项主办方大体上就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既没有一以贯之的态度与标准,也未见任何主动拥抱时代变化的举措。

要么你固守专业底线,对任何能达到标准的剧种一视同仁,不搞类型鄙视链,对所有杰出不吝奖励;要么你摆明车马、突出调性,让所有人明明白白看到你奖项的倾向性;要么你积极响应时代变化,增设奖项、鼓励进步、迎合观众的口味变化。

像现在这般不置可否、变化无常又态度暧昧,每年的入围与颁奖总是深陷争议,再正常不过。

3

程序透明与潜规则

本届白玉兰,关于王一博粉丝诉求之荒谬,太多人已论证过了,我基本赞同,不必赘述。

但在这大撕特撕中,也确实暴露了白玉兰作为一个奖项多年来不透明的含糊其辞之处。

比如,它对专业的衡量里,到底包含了多少“成绩”的因素?平心而论,如果《追风者》没拿下爱奇艺上半年唯一一部破万剧集的成绩,单就剧集绝对水准而言,它有多大可能进入这个提名名单呢?

图片

平台当然会为这样的剧极力争取、大力度公关

我猜主办方自己也很难解释清楚,而这恰成为自觉对热度贡献极大的粉丝理直气壮的底气(没有说粉丝撕得对的意思)。

翻翻往年入围名单,我们能看到不少类似这样年度热播但水准良莠不齐的剧集,白玉兰从未解释过自己在这两个标准上的衡量比重,也就是说,自由心证。

而在主角配角的判定标准上,无论是《我的前半生》提名“非常六减一”,还是去年《人世间》提名女主的是殷桃而非宋佳,男二报名乃至入围最佳男主,显然是有先例可循的正常操作,而非这届才有所变化。

图片

图片

但要命的是,《繁花》剧方在解释女主和男配入围时又有这样的发言。

图片

一来,每个剧组可报两名男主与两名女主这个限制,观众也是今年因为《追风者》这一整串风波才辗转知晓,此前它只是“申报系统”的限制,并非公开规则。

二来,既然有这样的规则,舆论上也正在用这样的规则嘲讽王一博粉丝,结果你又告诉我们,我这个规则啊,也是可以随便突破的,只要“真诚沟通”。

那你规则的严肃性在哪里呢?《繁花》三女主就可以突破规则报三个女主?那接下来《六姊妹》可不可以沟通报六个女主呢?(again!没有说粉丝撕得对的意思)

图片

——可能不可以,毕竟它不是上海出品的上海人拍的上海人演的讲上海故事的剧集。

好吧停止刻薄。我的意思是,这种突破规则的操作,《繁花》做得,其他剧组未必做得,这就涉及到包括白玉兰在内的所有内娱奖项的潜规则问题。

博纳金鸡、沪玉兰、水鹰……这些可能有失偏颇的饱含讥讽的绰号,无不表明着大众对于这些奖项潜规则的心知肚明。片方与平台的公关能力、演员与片方的圈层属性、排资论辈熬资历、补偿与平衡……无数场外因素都在极力发挥作用,都凌驾于真正的专业评判之上,成为左右奖项入围与颁发的致胜点。

为什么类似于主角配角的界定、报名个数的限制这样的规则不能公开透明?为什么报名与入围过程不能公开透明?哪些剧分别报了哪些奖项难道是什么秘密吗?非要讳莫如深?

又为什么不能公开评审过程,像部分国际和华语区其他奖项那样,由评委公开复盘评审过程,让大家的评选理由与倾向一目了然?

不需要具体哪个评委选了谁,只需要每一轮每个具体选项的得票数,这也不能说吗?

所有为什么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维系主办方那深不可测的解释权,在维系也权力寻租的空间。

图片

我每次讲内娱奖项时都拿白玉兰做最大的靶子,不是因为格外看不惯它,恰是因为它是矬子里拔大个的那个“大个儿”。

飞天政治意味太浓,金鹰已经被自己水成二流,百花更是早就成了笑话,其他更是不提也罢。

正是因为对它寄托了不少专业与公平的希望,才会对它格外关注、诸多挑剔。

一个有追求的专业奖项,公开公平公正只是基础要求,而内娱绝大多数奖项连这个要求也无法满足。

而若奖项主办方每年只小心翼翼做着人情与舆情平衡,最后攒出一场排排坐分果果的“表彰”,那它对行业与产业的积极意义,到底还有多少呢?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