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天的,老爷子就浑身酒气地斜坐在门前台阶上发酒疯。
周围一圈看热闹的街坊邻居三言两语地劝,他老婆却不敢上前,远远站着,好像这事和她没啥关系一样。
邻居们喊来协警,协警又打电话给这一家子的女儿女婿,结果老爷子就是不动屁股。女儿没办法,又喊来了一直做特警的弟弟。
刚刚还在人群里一言不发的妈妈好像看见了救星,站出来跟儿子说了句“你爸交给你了啊”,就一溜烟儿跑回了家。
等到身材结实的儿子把爸爸扶到沙发上,闹剧终于结束时,妈妈又出来解释:“你爸喝多了酒才会这样。”
言下之意是让儿子多体谅,别怪罪。
朋友们,你们觉不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啊?
想当皇帝?生个孩子!
这是谭松韵和井柏然新剧《归路》中的一个情节,特警儿子由井柏然出演,剧中的名字叫路炎晨,和谭松韵饰演的归晓,是夫妻关系——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俩人的原生家庭,都挺一言难尽……
路炎晨的父亲不仅酗酒,而且好耍威风,尤其是对老婆和儿子。
他欠别人的钱不肯还,正好债主家的女儿爱慕路炎晨已久,提出“结婚平账”这么个馊主意。没想到路爸爸一听,乐得差点儿蹦高,直接拍板同意,浑然不觉得这事儿还得问问路炎晨的意见。
在他看来,儿子没有半点不同意的道理:
“哪有儿子敢不听老子的!”
“养了他这么多年,是时候报答我了!”
真没想到2023年了,还能看见旧社会“卖”孩子这种戏码。
路炎晨自然是不同意的,结果路爸爸直接在酒桌上摔杯摔碗,破口大骂,连桌上的外人都不避讳了。
怪不得武志红老师说,想体验做皇帝的感觉,生个孩子就行。
那孩子们的妈妈呢?
路妈妈在每一场冲突里都像个“隐形人”,要么躲在儿子女儿身后,要么跟在老公身后,亦步亦趋,从不主动表态,好像也不太愿意掺和家庭事务的样子。
这样的她,自然过得也不会太轻松:舍不得吃水果,因为要把钱节省给儿女们;喜欢吃辣但她做饭不放辣,因为老公不爱吃辣……
你有发现哪里不对劲吗?路妈妈看似是照顾家庭、对家庭成员无限迁就和妥协,但背后是把生活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老公和儿子的身上,年轻时需要老公来抚养几个孩子,老了又需要儿子来给自己撑腰。
——这根深蒂固的“第二性”观念,让她觉得自己的幸福只能通过别人才能实现。
暴戾的父亲,沉浸于第二性幻想的母亲,在这样的家庭关系里长大,路炎晨是什么样子的?
“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
对于爸妈的婚姻,路炎晨嘴上说着“这是您自己的婚姻”,行动上却积极主动地推进二人分开,准备好离婚合同、和妈妈谈完找爸爸谈……
他握着妈妈的手,真情实意说了句:“我在,您的依靠就在。”
刚看到这一幕时,我感动得鼻涕眼泪一大把,结果越想越不对味:
路炎晨对于成为“妈妈的靠山”这件事毫不避讳,在“孝顺”“有担当”的背后,其实是两代人纠缠、混乱的边界问题。
成年子女赡养父母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但我们应该警惕父母把儿女当做是唯一的精神寄托这件事。
《归路》中的路炎晨确实可以说是家人的后盾,却寡言少语,几乎不向任何人流露情感,如果不是遇到归晓,还有短暂抚育过他几年的继父,路炎晨是有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原生家庭阴影的。
可现实生活中,在路炎晨这样原生家庭中生长的孩子,可能更加悲惨。
“早该知道泡沫,一触就破”
马原,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其风头最盛时连莫言和余华都要逊色三分。
近年来看似在文坛中销声匿迹,不过是早些年他“玩腻了”,人家甩下一句傲气十足的“小说已死”便投身商海,赚得盆满钵翻后又隐居云南西双版纳,重拾写作。偶有作品问世,一派岁月静好,田园牧歌,令人心生向往。
直到他年仅13岁的儿子马格,突然离开人世——或许也不算突然,一切有迹可循。
马格刚出生时,医生就说“孩子心脏好像没愈合”,妈妈李小花提出做详细检查,但马原认为这都是妻子的想象;
上一年级时体检,马格心率超过130次/分钟,“站在旁边都能听到他心跳”,李小花再次提出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马原依旧不同意;
后来同父异母的哥哥发现了马格的异样,带去医院检查,确诊为心脏二尖瓣膜闭锁不全,需要进行微创手术,所有人都在征求马原的同意,但他态度坚决:“心脏怎么能动?”“治也治不好!”
你看,马原就像是这个家庭里不可违逆的天,他固守着自己对身体和疾病的偏见,一步步把儿子推向了深渊。
他为了多享受一些天伦之乐,还剥夺了马格的受教育权:
“马格平时听我们聊天,接触的都是书,都是艺术,他能不好吗?”
他说要着重培养儿子的见识,但方式是把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告诉他,例如看星星时和儿子说,“我们看到的星星都是幻想,太阳也不是物质,火星是不存在的。”
这种自恋和专制也体现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单单是对儿子一个人。
他们现在居住的这座西双版纳“马家城堡”,满足了马原的“桃花源”幻想。
但李小花是不喜欢的:“(马原)他喜欢的那些东西,都是别人做出来给他喜欢的。”
这个“别人”指的就是李小花自己,她一个人操持这座占地超过两千平米的城堡,要照顾马原,还要招待马原的朋友,还有满园子的鸡、鱼、茶树要看顾,她太累了,想回到市区过城市生活,却一直被马原敷衍着。
她后悔上山居住、后悔自己没有坚持,这种情绪在儿子去世后达到了巅峰:
如果住在市区,120救护车可能就不会一个多小时才赶到,那结果是不是就会不一样?
李小花无法释然,可马原又怎样形容儿子的离去呢?
“他走了我不难过,我难过的就是他不能再陪伴我。”
“他就是寿数到了,他该走就走了。”
“为什么一定要归结到是心脏病?我从来不这么想。”
在整篇关于马原一家的采访里,字里行间其实只有“马原”两个字,其他所有人都只是他的附属,围着他转、接受他的意志、遵从他的决定……
有网友这样评论:
可我觉得与其说是“作家”和“女人”,不妨说是一个“父亲”的偏执和一个“母亲”的妥协,更准确些。
同样偏执的父亲,同样妥协、退让的母亲,家庭结构几乎如出一辙的两个人,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个结局:
电视剧里的儿子路炎晨爱护家人、体贴妻子,而现实生活里的儿子马格,永远都只有13岁了——这才是残酷的真相,影视剧再怎么美化,泡沫都是一触就破的。
谁痛苦,谁改变
如果真的成长于路、马两家这样的原生家庭,儿子大概率会复制自己的父亲,情感功能缺失,不会处理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把妻子孩子当工具人,厌女又渴女;
而女儿大概率也会走上妈妈的老路,在家庭中牺牲和奉献自己的一切,年轻时把丈夫当成天,年老时又围着儿子转。
当然也有可能逃脱原生家庭的轮回,但这往往意味着长时间的觉察和极为痛苦的改变。
其实写到这里,大家或许已经发现“钥匙”在哪了——寄希望于丈夫改变是不现实的,因为他的真实生活就是像古代皇帝一样“说一不二”又“风光无限”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谁痛苦谁改变,这是在任何亲密关系中都亘古不变的真理。
虽然《归路》美化了路炎晨,但剧中归晓的妈妈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发现老公出轨,大哭一场后决定分居,专心经营自己的事业。等到多年后回国办离婚手续时,也没被老公的后悔、服软打动。
在养育归晓的过程中,她一直边界清晰,鼓励女儿多做尝试,但从不逾矩替女儿做决定。
相较于父女俩的剑拔弩张,一句话都懒得多说,归晓和妈妈的关系则平等又亲密。
当然不是说“改变”的结局必然是离婚,离不离婚和独不独立这基本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
其实选择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之前,我们有没有想明白自己想从中获得什么,以及选择之后,我们能不能承担后果。
我们至少应该学着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坚持这段婚姻,或者为什么想要离开这段婚姻。
是因为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的情绪和感受?还是因为更实际些的衣食住行?
亦或者是因为像路妈妈一样,没勇气面对外界风雨,所以即便知道这段关系很糟糕,也得把它当成最后一根浮木,牢牢抓住?
这个问题是为了我们自己,但也不单是为了我们自己。
就像看着妈妈才慢慢学会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归晓一样,我们活明白了,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拥有更健康的亲密关系和更清爽的人生。
《操纵者》上线,张子健刘威葳主演,抗日谍战剧,走爽剧路线
2686资讯2025-01-22《误杀3》曝片段 刘雅瑟张榕容传递女性互助力量
2683资讯2025-01-22《暗夜与黎明》今晚收官 陈哲远聂远邢菲姚安娜共展初代公安风采
2399资讯2025-01-22《香水佳人》首播,女性苦情剧,一妻一妾的悲惨生活,适合老年人
1675资讯2025-01-22葛优“好人团”好事连连看!《爆款好人》正式上映
1593资讯2025-01-22「狗头萝莉」的故事
1487资讯2025-01-22张元英百变造型 眼神妩媚明艳动人
801资讯2025-01-22林更新cos大司命 眼神凌厉魅力十足
775资讯2025-01-22刘雨昕黑色皮质外套出席活动 状态在线气质优越
703资讯2025-01-22汪小菲晒信用卡购物单 网友发现疑似有大S再婚时的头纱
685资讯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