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驰影院
策驰影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抱歉,今天必须撕下他“完美老公”的面具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5   浏览次数:71

近来娱乐圈莫名火了一群新的“星二代”——

刚打娘胎里出来的那种。

图片

不知怎的,霸占热搜的明星新闻,居然都快进到了这个阶段。

更别提顶流的生子传闻,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能一连在微博荡漾好几天。

图片

最近刚好也有一部以生孩子为题材的国产新剧,《今生也是第一次》。

准确来说,不只是生孩子之痛,而是坐月子之苦。

比如走在大街上,随时可能当众漏奶。

图片

一涨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乳腺炎。

播出后水花虽不大,但这些真实场面,还是引发了不少女性真情实感的共鸣。

且尤为引人注意的是。

其间还夹杂着不少认可和共情剧里丈夫角色的声音。

程领先这样的男的,是稀有物种吧

太同情他了,我真的不确定自己在如此情况下

是不是比唐(指剧中产妇)还先一步奔溃

图片

图片

图片

总之,作为丈夫的他做得够好了。

实属难得。

在现实题材的国产剧里,本就少有备受认可的男性角色,尤其还是在生育考验之下。

但抱歉,今天我可能得泼一泼冷水——

在生孩子这事上,有时我们眼里的“够好”,还够不到一个普通产妇的“真正想要”。

图片

放到剧里来看。

这些认可的声音,既代表着旁观者的眼光,也暗合了剧里丈夫的视角——

即,自认为已经达到丈夫的标准。

不可否认,无论是从客观上还是丈夫的主观视角上看,他们的表现并非一无是处。

甚至还是外人眼里的好丈夫、好爸爸。

这部剧讲述的,是1993、2008、2022年三对不同时代的夫妻,在应对生育上面临的不同考验。

前文提到的程领先(艾伦 饰),就是08年那条线的男主人公。

他凭什么被认可?

首先,他自有一套处事智慧。

作为丈夫,他对自我的要求是,维护家庭的和谐,唯妻子马首是瞻。

理解成大伙儿总在夸的“耙耳朵”就是了。

妻子生产,他面临的压力除了照顾产妇,还要周旋于互不对付的亲妈和丈母娘之间。

但即便在三面夹击下艰难生存,他依然能成为平息婆媳矛盾和亲家矛盾的调和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受气包。

看似笨拙,却是能提供情绪价值、老实听话的执行者。

妻子坐月子不想忌口,编了个假新闻瞒骗母亲被抓包,找他背了锅。

图片

妻子得乳腺炎,但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他也知道心疼和维护妻子,说服她们给闺女喝奶粉。

他的好,还是被比较出来的。

去年一部类似题材的国产剧《亲爱的小孩》里,妻子刚生完孩子遭完罪,可丈夫不单缺席还出轨。

图片

再看看这部剧里其他同休产假的丈夫,也几乎都打着陪护的旗号,在月子中心聚众打牌,画风休闲。

听到程领先打电话跟领导申请延假,还心照不宣地使了个眼色,仿佛摸透了他也想趁机偷闲的心思。

相比这些甩手掌柜,在生育考验的压力之下,程领先确实做得不错。

就连一向严苛的丈母娘,也难得在女儿面前开口承认女婿的表现。

不过,旁人的肯定,毕竟是从第三方视角观表象后的定论,甚至只是恭维的话术。

可丈夫的自我肯定不一样。

他们主观视角里的付出,可能会被放大乃至占据他们的全部视线,从而变成一种自我感动式付出。

93年时间线的另一个丈夫路明磊(刘凯 饰),就是一个典例。

相比程领先这种耙耳朵型丈夫,他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型丈夫。

对谁都是喜当爹的心态,热衷大包大揽。

他对自我的要求,则是靠打拼自觉承担养家和照顾妻儿的责任。

第一集,人还没露面,他的“好丈夫”人设就先立住了。

妻子生产前,他又是跟相熟的市场老板打好招呼,给妻子预订好了肉。

又是叮嘱邻居帮衬照顾。

考虑到妻子从广东只身远嫁,还给她提前安排好妇产医院,时不时给孩子带些日用品。

在那个年代,大家眼里的路明磊妥妥就是一个细心体贴的好好先生。

然而。

在路明磊看来,自己的付出却远远高于妻子的付出——

自己在外奔波流汗,妻子却能在妇产院吹着风扇养尊处优。

图片

你看,这些付出的背后,到底还是暴露了心理上的不平衡。

他们的忙碌和用心是不假,可实际上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难道成为外人眼里的好丈夫,达到自我的要求就够了吗?

很多矛盾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不同视角产生的错位和偏差。

从丈夫的视角,他们达到了自我和外人眼里好丈夫的要求。

但从产妇的视角,她们的压力却来源于,男性视角盲区里被忽略的隐痛。

程领先和陈兰青原本是一对恩爱小夫妻,但作为新手爸妈,生育这件事却给他们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困难。

他们之间的问题,浓缩在出场那场戏上。

妻子生产当天,为了给孩子留个初见面的好印象,程领先又是穿西装打领带,又是送花。

乍一看,还挺上心。

可镜头切换,他上半身像诗人下半身像流浪汉。

送的花还是因为找不到花店,在附近服装店买的装饰花。

严谨中带点潦草,正经中又透着随意。

看得出花了心思,只可惜努力和效果错了位。

在妻子痛了一天却找不到他人时,这些心意只会沦为没用的点缀。

图片

明明按照自己的标准履行职责,却依然存在着他关照不到的疏忽。

说他不重视产妇感受吧。

他懂得事事迁就,甚至在长辈们的严加看管下带她出去,满足她偷偷上网和吃零食的小愿望。

可说他重视吧。

妻子生产完他立马围着孩子,头也不回,把她抛诸脑后。

在丈夫们的视角盲区,产妇也在经历一些超出想象的困扰和痛苦。

她们面临的,是生育本身带来的身心考验。

要知道,产妇本就容易情绪波动。

且,这种波动是很难受控的。

也因此,在妻子产后抑郁后,他们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不难发现,程领先这时的“好丈夫式”迁就,总带着些不由衷的勉强。

程领先之所以被夸,是因为他的忍让。

可作为忍让的一方,他表面的怂,以往是出于爱的包容。

但如今,只是含着委屈的一时妥协。

不是乐意如此,而是勉强如此,甚至心里还在默默记账。

表面上看,他被母亲催着回家,却还想着留下来陪伴妻儿。

可听他的理由,却是因为怕被埋怨,是带着委屈的。

甚至妻子因为产后抑郁要跳楼轻生,他脱口而出骂她神经病。

为了追求表面的和谐,程领先只是一味口服心不服的暂时让步。

症结恰恰在于,作为丈夫的他,还没来得及站在一个产妇的角度去理解妻子。

生产后,陈兰青已经悄然实现从女孩到母亲的身份转换。

但程领先却还停留在原地,依然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她。

所以他不解妻子何故变得如此无理取闹。

慢慢地,从困惑到厌烦。

心甘情愿的付出,最终也变成了委曲求全。

一开始,妻子不高兴,他还懂得用谈恋爱惯用的那招,死皮赖脸哄好妻子。

可后来,当妻子因为新手妈妈的紧张和无助开始情绪奔溃,他却理解成妻子把气撒在自己头上,误以为她又像以前一样闹别扭。

索性连哄也不哄,自己先气上了。

- 你说的是我不爱你?

- 是你不懂我

- 行行行,总算有个(撒泼的)新原因啊

与此同时,程领先违心的忍让,也加重了妻子的心理负担。

丈夫觉得妻子无理取闹,妻子觉得丈夫不懂自己。

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他的听话,实则只是妥协。

他的体贴,也只限于身,而不限于心。

而网友共情程领先,也不难理解。

他的焦头烂额,清晰地诠释了男性在生育面前,不同于产妇的无措和无奈。

在这出“妻子受难记”里,他们原以为自己是拯救者。

但只有跳出困局,才能发现自己在无意中已成为加害者。

这也是为什么说网友的认可,潜意识里暗合了丈夫的视角。

他们看到了丈夫的难,且在妻子产后“性情大变”前,更先看到了他们的难。

却忘了,生育本是每一对夫妻共同面临的考验。

关键是,这种想法还容易滑向一个更严峻的现实问题——

在生孩子这事上,对男性的要求不断降低。

《亲爱的小孩》里,即便是频频踩雷的新手爸爸肖路,也能得到不少观众的理解和共情——

虽然他不自觉,但他肯行动呀;

他带孩子心太大,那是因为他知道有月嫂和孩子妈,并非没有责任感。

总之,只要他为妻儿曾挪动过一寸屁股,都有人替他找补。

图片

事实上,由于无法真正感同身受,生育是男性实现思维转变的艰难弯道。

然而,不少新手爸爸压根没注意过这个弯道的存在,还在一味走原来的直线。

往往导致各种事故。

就拿程领先来说。

他是家庭不可或缺的调停者,平息得了矛盾,但同时也掩盖了本该被解决的问题。

这除了跟他的性格有关,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生育基本知识的缺失。

妻子生产需要打无痛针时,因为他拿得定主意,这才瞒过母亲偷偷签字同意。

可当妻子因胎盘黏连,被告知可能需要摘除子宫时,他开始慌了。

一听到母亲那番“没有子宫就不是女人”的离谱言论,倒瞬间没了主意。

到这就懵圈,更不用提他在产后抑郁的妻子面前那一系列作死操作了。

说白了,他们是因不知而无畏,也因有恃而无恐。

过分依赖妻子的母性本能和女性长辈的过来者经验,高看了产妇的承受能力。

带孩子也是如此。

像飘前阵子刷到的一个新闻。

一位爸爸用力拍打婴儿后背,还理直气壮辩称是在“哄她睡觉”。

看到这一幕,这句“他肯哄孩子就很好了”还能说出口吗?

图片

来源|视频号@芒果都市

当然,飘并不是苛责男性在妻子产期完全做到尽善尽美。

毕竟丈夫面临着陪护的压力,也是客观事实。

即使是看起来好脾气的程领先,也会偷偷跑到KTV发泄。

图片

从丈夫的视角,除了身体的疲惫,更因不解而委屈。

委屈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承认,仿佛得自己也生一次孩子才能不落埋怨。

但正如产妇必然得承受分娩之苦,作为丈夫,也必然要应对生产带来的考验。

常有人觉得不公平。

可是,长久以来男性在生育这件大事中的缺位,不才是真正的不公?

我在其中察觉到的不光是“行动”与否的问题。

更有对于许多男性,做到“知行合一”的困难。

光是做一个符合标准、面面俱到的人父与人夫,就够了吗?

如我前文所说的一样,最让人无奈的,是女性因生育而不得不面对心理和灵魂的巨变,可许多男性却从未参与这一转变。

甚至,是意识到自己有义务发生转变。

我一直以为,对于这些女性题材的作品,男性是更不可忽视的重要受众。

因此,就这部剧来说,男性角色被共情或许不是坏事。

只不过,相比在剧里找共鸣,更需要反思——

产妇需要的,绝非轻飘飘的一句“辛苦”和“伟大”,也不是丈夫的自我感动式付出。

苛求真正的“感同身受”是做不到了。

可,对于真正在乎的人,做到“言行合一”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

行动上成为好丈夫,只是底线。

心灵上成为好丈夫,则是被社会忽略已久的另一道基本门槛。

是的,要做到这个非常非常难。

但,总归不会难过在产床上丢掉半条命。


THE END
*
*